出典:『Wiktionary』 (2016年4月26日 (星期二) 03:14)
|
(貓膩、貓兒膩、貓膩兒)〈方〉 北京官話、冀魯官話。
亦作“貓兒膩、貓膩兒、貓溺、貓兒溺、貓匿、貓兒尿”。《北平風俗類證》(1937年)中作“嗎兒逆”(渾身上有這些個嗎兒逆(按指名牌衣著),才算是闊鬍子)。齊如山《北京土話》(1945年)中寫作“貓兒尿”,注“尿音膩”,意味為“暗藏情節”。陳剛《北京方言詞典》(1985年)中記作“貓兒匿”,意味“內情,多指私弊”以及“搞鬼,使假招子”,指詞源為波斯語 معنی (ma’ni)(“含義、意思”)。賀陽《北京牛街地區回民話中的借詞》中寫作“碼兒妮”,意味為“隱情、陰謀”,同指詞源為波斯語,起初為回民詞彙。徐世榮《北京土語辭典》(1990年)中寫作“貓兒膩”,意為“瑣細的事故,現在多用指曖昧之事,隱蔽之事”,并寫道“據說是阿拉伯語——回語‘瑪兒膩’或譯音‘馬兒密’的變音,原義是‘意義’、‘內容’、‘事故’”。波斯語詞進一步源自阿拉伯語 مَعْنَى (máʕnā),構自動詞 عنى (ʕānā,“思”)。
另一說認為該詞起初指貓排泄小便後以土掩蓋(“膩”、“溺”通“尿”),因而喻指不為人知的事件。對比北京土話“貓兒蓋屎”,指未完全掩蓋、草草了事,比喻做事不負責任、只顧外表而不徹底。並對比方言詞“貓尿/貓兒尿”(北京官話、冀魯官話、膠遼官話、晉語)——對酒的憎稱;“貓兒佞”(北京官話)——小聰明、小計謀;以及“藏貓貓、貓糊”——捉迷藏。
|
|